
明仁宗共有十位儿子配资114平台,而其嫡长子朱瞻基在年少时便被永乐帝正式册立为皇太孙。其他的弟弟们虽然在永乐时期也作为皇孙被悉心培养,但在洪熙时期都被封为亲王。后来,朱高炽在即位仅十个月后便不幸去世,朱瞻基随即继位,成为了宣德帝。在他的统治初期,他计划对其二叔展开征讨,而由于这时他尚未有子嗣,几位弟弟自然也被留在了京城,未能赴藩地担任职务。
明朝的藩王通常被禁止与朝廷的官员们交往,而朱瞻基登基后,他的弟弟们仍然留在京城这一情况显得尤为特殊。尽管如此,宣德帝对此似乎并不在意。在他即位前,弟弟们曾充当监国的角色,而他在外征讨期间依然有弟弟监国。然而,尽管这些弟弟们与权力如此接近,却并未表现出奪取皇位的意图,尤其是朱瞻墡,这不禁让人感到奇怪: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,难道不想更进一步吗?
此时不得不提到一个事实,实际上,藩王想要夺取皇位是困难重重的,历史上顺利成功的例子似乎仅有朱棣一人。他之所以能够成功,得益于建文帝削权后的民怨四起,新君威望不足,加之朝中缺乏有力的支持者,这才为朱棣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然而,朱瞻基与朱允炆截然不同,他自幼便被视为储君,作为嫡长子在名分上理直气壮,深受朝野拥戴。朱瞻基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朱棣、姚广孝及各位卓越大臣的悉心教导,无论是在处理朝政还是军事指挥方面,都深得朱棣之真传。
展开剩余61%在喜峰口的战役中,朱瞻基亲自率军出征,面对人数占优的敌军,他凭着出众的指挥才能以少胜多;回到南京后,他趁机返回北京继位,避开了朱高煦设下的重兵埋伏;此外,他甚至亲自出征,以兵不血刃之法成功擒获二叔,这些都展现出朱瞻基的聪慧和勇气,显然朱棣给予了他卓越的能力培养。
再来看朱瞻基对待朱高煦的手法:他命人将朱高煦囚于一口巨大的缸中,然后在缸外点燃薪火,最终致其于死。这样的手段是否过于狠辣?与朱棣相比丝毫不逊色,实在不愧是朱棣的“好圣孙”。这不仅是杀害自己的亲叔叔,甚至朱瞻基还诛杀了朱高煦的所有后人。“斩草不除根,春风吹又生”,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,李世民当年理解这个道理,时至此刻,朱瞻基也深知其要义。因此,在皇权面前,那些家庭亲情显得极为微不足道。
朱高煦的例子昭示在前,谁还能胆敢对这位年轻的皇帝挑战呢?
实则,安安分分做个富贵王爷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皇帝日常要操心诸多事务,若能力不足便是危机四伏、无处可退。而身为王爷,则能够安享富贵,快意人生。朱瞻基并非那种无法容人之主,他在对待宗室方面表现得相当宽厚。
朱瞻基并不是典型的帝王,他在朱棣的调教下显得更加“随性”。他的内心深藏城府,并非拘泥于常规。表面上,他可以静心作画,展现出文雅公子的风范,而内心却亦可以展现出狠辣与冷酷的一面。对于亲情、爱情、师生情,他既可以珍视,也能毫不留情地舍弃。他并不是极度看重名誉的皇帝,其性格豪放,杀伐果断。
如今大势已定配资114平台,何不各自安于自己的命运?大哥承担重任,弟弟们则可以安心享受荣华富贵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